生活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及作用

发表时间:2025-07-19 16:57文章来源:云鹏污水处理工程网

生活污水的组成

生活污水主要来自家庭、商场、学校、医院等场所,主要成分包括

有机物:如食物残渣、油脂、清洁剂等,通常以BOD(生化需氧量)和COD(化学需氧量)来衡量。

氮和磷:氮主要来自尿液和蛋白质废物,磷则主要来自洗涤剂和肥料。

固体物质:如悬浮物、沉淀物等,会影响水体的透明度。

病原微生物:如细菌、病毒和寄生虫等,可能对人类健康造成威胁。

污水处理的必要性

保护水资源:经过处理的污水可以回用,减少对水资源的消耗。

减少环境污染:处理污水可以有效降低对水体、土壤和空气的污染。

保障公共健康:去除病原微生物,可以有效减少水源性疾病的传播。

促进可持续发展:通过污水处理,形成循环经济,有助于资源的再利用。

污水处理的基本工艺流程

生活污水的处理通常分为四个主要阶段:预处理、初级处理、二级处理和三级处理。

预处理

预处理是污水处理的第一步,主要目的是去除污水中的大颗粒物质和悬浮物,减轻后续处理的负担。预处理主要包括

格栅:通过格栅将大颗粒固体物质(如塑料、木屑等)去除。

沉砂池:利用重力作用,沉降去除污水中的砂粒和其他沉降物。

初级处理

初级处理主要通过物理方法去除污水中的悬浮物和大部分有机物,主要包括

沉淀:将污水引入沉淀池,利用重力分离污水中的悬浮固体,形成污泥。

浮选:通过气泡的作用,将一些较轻的固体物质浮出水面,以去除。

经过初级处理后,污水中的悬浮物和COD有了明显降低,但仍需进一步处理。

二级处理

二级处理是污水处理的关键环节,主要采用生物法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和氮、磷等污染物。常用的二级处理工艺包括

活性污泥法:将污水与活性污泥混合,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降解有机物,形成沉淀物。

生物膜法:在填料上培养生物膜,使其附着在填料表面,利用膜上的微生物进行降解。

厌氧处理:在无氧环境下,通过厌氧微生物降解有机物,产生沼气,减轻污水中的有机负荷。

三级处理

三级处理是污水处理的深度处理阶段,主要通过化学和物理方法去除污水中难以去除的污染物,确保出水水质达到排放标准。常见的三级处理工艺包括

化学沉淀:通过加入化学药剂(如氯化铁、氢氧化钙)沉淀去除水中的磷。

过滤:通过砂滤、活性炭滤等物理方法去除细小颗粒和溶解物质。

消毒:利用氯、紫外线等手段去除污水中的病原微生物,确保水质安全。

经过三级处理的污水可达到国家或地方排放标准,能够安全排放或回用。

污水处理的作用

水质改善:通过不同工艺的结合,能够有效去除污水中的污染物,改善水质,保护生态环境。

资源再利用:经过处理的污水可以回用于灌溉、工业用水等,降低水资源的消耗。

能源回收:在厌氧处理过程中可以产生沼气,作为可再生能源利用。

促进社会发展:良好的水环境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,污水处理为城市的健康发展提供保障。

生活污水的处理不仅是环境保护的重要手段,也是资源再利用和公共健康保障的基础。通过预处理、初级处理、二级处理和三级处理四个环节,生活污水中的污染物能够被有效去除,确保水质达到排放标准。在全球水资源紧缺的污水处理显得尤为重要。各地应根据实际情况,不断优化污水处理工艺,提高处理效率,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。